
1
矸石山上渺小的拾煤者

2
每当运送矸石的机车一到,拾煤者就不顾危险一拥而上。

3
拾煤者背着沉重的煤走下矸石山。她身后的矸石山已经堆集很多年了,可是还是长不出什么植物。

4
拾煤,实际是抢煤。人多煤少,比的是眼快手快!!

5
矸石山坡度很陡,结构松散,很容易滑坡,在上面拾煤要十分小心。

6
拾煤的大多数是妇女。也有个别老人,节假日也有懂事的小孩帮着妈妈拾煤。

7
没得矸石时,大家就边休息边拉家常。如同野外聚会。

8
由于寒冷,人们在矸石山上就地取材升起火来,导致空气很差。

9
空气再差,只要能拾得足够的煤,心情也相当不错。

10
因为长时间的拾煤,人们搭了个竹篷便于休息时当当风雨。

11
每天的午餐都是一早就带来的,放在火堆旁热着。

12
露天就餐。饭和菜一般是放在一起的。

13
也有一早出门忘带饭的,就叫家里人送上来,这时就可以菜饭分开装。

14
在竹篷里大家集体开吃,就象个大家庭。

15
拾煤大妈一不小心,头撞到了木头上,鲜血直流,好心的同行人帮她擦拭血迹。

16
疲惫的拾夜煤炭的人们,围坐在竹篷里互相取暖,相伴。

17
懂事的孩子在冬日夜晚帮妈妈拾煤。

18
大雪飘飘,仍有拾煤人在劳作。

19
下雪了,拾煤者们不情愿的坐在竹篷里取暖。不时看看外面的天气。

20
夜晚拾煤的人要少些,拾的煤相对而言更多。所以仍有人坚守。

21
在矸石山上不仅能拾煤,有时也能拾得一些报废的木材。壮年男子一般是不会到这里来的。

22
矸石山上不准拾煤,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自负的警告牌就立在路旁,可没人当它存在。

23
经常带小孩子来这里,几岁的小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去刨煤块了。这样的生活还要世代延续?!

24
关注拾煤者,关注底层百姓!